1983年,一個年輕的大學生,懷著對未知世界的憧憬,走入一個全新的旅程。在那個火熱的年代里,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集結號已經吹響,這個年輕人正在向科學的高峰奮進攀登。師長的諄諄期望,對美好未來的憧憬,讓他直面挑戰,完成一次次超越。從一個科學家到行業領軍者,四十年的時光,他完成了自己青春的蛻變。此刻他依然不斷探索前行,開拓創新。
——山東衛視《留給未來的備忘錄》
(圖)曲道奎總裁做客山東衛視《留給未來的備忘錄》欄目
(圖)曲道奎總裁發表演講
機器人已經走入了人們的生活
機器人已經走出科幻小說,來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。今年年初,有個為大家所熟知的重大事件,就是平昌冬奧會精彩的“北京八分鐘”演出。24臺新松智能移動機器人和24個舞蹈演員,16套舞蹈動作,再加上聲光電,實現了完美融合,向全球展示了中國在機器人、人工智能領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。該項目技術難度空前,但新松毅然決然承接這個項目,這種勇氣正是源于新松文化——責任、使命和擔當。
中國機器人誕生在改革開放春風中
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,我人生的奮斗過程與改革開放歷程息息相關。改革開放從1978年開始,我在1979年考入大學。大家知道有個講述陳景潤的長篇報告文學叫《哥德巴赫猜想》,反映出那是一個崇尚英雄、崇尚科學的時代,更是一個充滿激情的時代。那個時候我不知道機器人是什么,更不知道它能用來干什么,但“機器人”三個字本身太富有想象力,太富有對未來的沖擊力。
讀研究生時我的導師從國外帶回會議資料,我們在賓館中就開始學習,專業課幾乎都是復印的各種會議資料,中國沒有機器人相關教材,所以說那時候我們和國外的差距太大了。
就是在那樣一個艱苦的年代里,我們取得了重大突破:第一,用我們自己開發的控制系統來控制機器人本體,改寫了中國沒有機器人“大腦”的歷史;第二,在金杯汽車生產線上,通過刻苦攻堅,實現汽車總裝的動態裝配和多品種的混流生產,解決了國外禁運的難題。這也堅定了我們自主創新和研發的決心。所以中國成功加入WTO的時候,很多媒體采訪我時都會問道, WTO來了新松會不會有壓力?我說新松沒有壓力,因為從我們成立之日起,中國的市場就全被國外占據,我們的成立叫“我來了”,而不是“狼來了”。
(圖)金杯汽車總裝生產線項目的攻堅成功,解決了國外禁運的難題
中國機器人的今天
通過18年的發展,中國機器人企業從無到有,由弱變強,由過去的追趕、并跑,到現在很多領域走在前列。如今,新松成為全球機器人產品線最全的企業。工業機器人國內領軍,移動機器人世界一流,潔凈機器人是該領域國內唯一生產商。大家知道中國卡脖子的領域是芯片,而卡芯片脖子的正是制造芯片的裝備和設備,新松的潔凈機器人技術打破了國外在該領域的壟斷。目前新松已經有3000多家行業頂尖客戶,通用、福特、寶馬等大型企業都是新松的全球合作伙伴。
(圖)新松的產品已經遠銷全球32個國家和地區
未來的機器人將超乎想象
未來,機器人性能和智慧不斷提高,那么人類該扮演怎樣的角色?前三次工業革命已經有很多崗位被機器替代,與此同時又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。第四次工業革命將給人類社會帶來更為巨大的變革,但人類不用擔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,屆時會有新的社會模式和生活模式衍生出來。機器人的技術發展已經超乎大家的想象,未來任何奇跡都有可能發生!
(圖)新松的產品已經遠銷全球32個國家和地區
(圖)現場觀眾對曲道奎總裁的精彩演講致以熱烈的掌聲
最后,曲總以一段慷慨激昂的囑托與暢想結束了自己的演講:
今天,我們已經進入到了新的時代,智能時代。改革開放40年,已經為你們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發展平臺和成長空間。所以我希望大家一定要抓住這個時代的機遇,靠我們的能力和力量在世界上樹立我們的尊嚴,奮發有為,奮發圖強,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。莫負春光,莫負這個偉大的時代!